首页

足控sm

时间:2025-05-29 03:04:13 作者:国企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凝心聚力 点燃“智力引擎”助推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34009

  “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这是开年以来中央政治局的第二次集体学习,内容聚焦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积极信号。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保障能源发展和安全指明破题方向。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把握一个重大原则——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提出,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

  这“四对关系”是“抓总”的要求,强调传统能源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强调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因地制宜,与区域具体情况相结合;强调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强调加快形成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抓住一个关键——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前,我国风电光伏产业已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巨大跨越。从产业链来看,我国新能源居全球领导地位。从技术来看,我国也保持着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也要清醒看到,长时储能技术瓶颈仍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大“短板”,未来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产学研协作联动,加强对长时储能的技术攻关,并探索更新的储能形式。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需要强化基础支撑——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确保新能源不仅“发得出”,还能“用得好”。

  电网是重要基础设施,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要求电网更加坚强可靠,需要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接入需求;要更加智慧灵活,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这些新部署也蕴藏着未来新基建发力方向。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还需要深化新能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新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此次集体学习进一步强调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展现了我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决心和行动。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晓松

  主笔:戴小河、张晓洁

  统筹:罗辉、韩洁、吴晶晶

  视觉丨编辑:郝晓静、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曹县汉服火出圈背后:电商经济、青年返乡与营商环境改善

木雅·曲吉建才认为,藏地的建筑物多为原地取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更集中了藏族先民的智慧与审美赋予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

解锁云端观光新体验 首架国产载人飞艇交付

在近日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幸福唱中国·香港维港千人交响大合唱” 等活动上,各界人士以歌舞为媒,唱颂辉煌成就、展望光辉未来。

从山东到贵州 2000公里寻亲找到“另一个自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纵观历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回顾以往的科技革命,在多场景、多部门具有溢出效应的关键共性技术,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更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将打破旧的“技术—经济”范式,使生产力发展摆脱传统路径,引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微视频|西部大开发开新局

此外,海试中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降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航空母舰是“航空”与“母舰”的结合,航母的强大战力正是由丰富的舰载机所赋予的。当代航母上拥有数量庞大的多型舰载机,是航母编队的“尖刀利刃”,一旦作战需要,即可直插海空。福建舰是中国首次配备弹射装置的航母,是否有新型的舰载战斗机、反潜机?训练磨合情况如何?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航母何时服役,非常值得关注。

专访南非文达大学副校长罗伯特·马丁:孔院是汉语教育平台,更是技术合作纽带

在音乐和光影中,古老的凤首箜篌奏出贯穿张家界山川的空灵之音,琴鼓合奏再现鹤舞沧浪之奇景,整场演出汇聚了多种民族特色乐器,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交融发展与绵延传承,重新编排与流行元素为经典作品赋予创新内涵,赢得全场阵阵热烈掌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